新闻理想
我承认我一入行是没有什么新闻理想的。甚至我的入行,都是一种偶然。
当年毕业前学校照例开春季招聘会,基本上所有到场的都是本地的单位和企业。当时我铁定了不想留在茂名,便只带着两份简历穿着拖鞋“踢它踢它”就下去了。绕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好目标,只看到了当地报社也在招人,一看,招记者耶,这职业听起来挺好听,于是就放了一份简历。另外一份简历,由于接下来准备去吃饭,总不能手上拿着麻烦,就找了一家企业也把简历丢了过去。
随后就是考笔试,当时听说大概去了两三百人考试。题目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篇通讯给你,要么改成消息,要么改成评论。貌似我把它改成评论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其实并不算是评论,因为多数是摘抄的。很可能是因为字写得比较清晰,所以笔试居然通过了。成为了参加面试的10人之一。
由于还是没打定留在茂名,所以对面试也不算很重视。但我一入门面对报社几大[separator]巨头,一个小细节却在无形中给我加了分:我大胆地纠正工作人员念错了我的名字。后来还有位领导见到我都提过两次这个事。不过由于没有心理负担,所以各方面的应对很自如。面试就两个问题:一个是自我介绍,一个是干嘛要选这个工作。我哗里拉拉就说了一通。如果换成是我很重视的话,也许我就说得不那么好了。所以后来面试也过了,一不小心就真的踏上了新闻这条路。
这里面的偶然因素很多:刚好那年报社大招人、刚好我不想留在茂名心里没负担……
进入这个行业后,我一开始并非直接做消息类(动态)的新闻,而是做深度报道。说句实话,做深度报道其实是更能出成绩的,不过没有过动态新闻的经历,做这个很吃力。在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是编辑、排版、采写、摄影一手包办一个版。有题材的时候,其实做得还可以,但题材一旦做到差不多了,就很吃力了。后来我们负责这一块的三个记者中,最主力的哥们跑去做经营、另一姐们换部门了,于是就剩我撑了一段时间,觉得越来越吃力。后来领导干脆把这给撤了,把我调到了跑动态的采访部门。
在采访部里,时政类的也做,社会类的也做。其实这有个好处,既能知道时政类的一些采写的运作,也能体验到跑社会新闻的一些新鲜刺激。不过到这个时候为止,我还是没什么新闻理想,基本上所做的,就是领导分派下来的任务,很少自己主动去挖新闻。
这个状态一直呆到了我准备离开茂名,虽然还是做回老本行,但是在临走的一段时间,却感觉心里面有股叫做新闻理想的东西燃起。实际上,我对新闻理想的认识应该也不算太深。在我的想法中,网上搜到的一句话基本可以概括一下:新闻记者不能仅仅是一个客观报道者,也不能只是掌握了采写编评技巧的‘技术工匠’,而应当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境界、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洞察力、新闻发现力和思想穿透力的人。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可以朝着学者型记者的方向发展。
不过,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在茂名时,一直心里批评舆论氛围不够,很多新闻不能放开去做。其实现在才觉得这并不是做不好新闻的借口。我到了新的地方,才发现这个地方的舆论氛围更差,原来在茂名还能做的一堆报道,在这里想都不用想。在这种夹鏠下,真想再做点有意思的新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有时候我在想,在我还能做点新闻的时候,没有什么新闻理想,当有点新闻理想时,却发现不给你做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啊。希望自己还能找到合理的出口,即使有天甚至都不再采访的部门,还能够为这点小小的理想,小小地奋斗一下。
当年毕业前学校照例开春季招聘会,基本上所有到场的都是本地的单位和企业。当时我铁定了不想留在茂名,便只带着两份简历穿着拖鞋“踢它踢它”就下去了。绕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好目标,只看到了当地报社也在招人,一看,招记者耶,这职业听起来挺好听,于是就放了一份简历。另外一份简历,由于接下来准备去吃饭,总不能手上拿着麻烦,就找了一家企业也把简历丢了过去。
随后就是考笔试,当时听说大概去了两三百人考试。题目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篇通讯给你,要么改成消息,要么改成评论。貌似我把它改成评论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其实并不算是评论,因为多数是摘抄的。很可能是因为字写得比较清晰,所以笔试居然通过了。成为了参加面试的10人之一。
由于还是没打定留在茂名,所以对面试也不算很重视。但我一入门面对报社几大[separator]巨头,一个小细节却在无形中给我加了分:我大胆地纠正工作人员念错了我的名字。后来还有位领导见到我都提过两次这个事。不过由于没有心理负担,所以各方面的应对很自如。面试就两个问题:一个是自我介绍,一个是干嘛要选这个工作。我哗里拉拉就说了一通。如果换成是我很重视的话,也许我就说得不那么好了。所以后来面试也过了,一不小心就真的踏上了新闻这条路。
这里面的偶然因素很多:刚好那年报社大招人、刚好我不想留在茂名心里没负担……
进入这个行业后,我一开始并非直接做消息类(动态)的新闻,而是做深度报道。说句实话,做深度报道其实是更能出成绩的,不过没有过动态新闻的经历,做这个很吃力。在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是编辑、排版、采写、摄影一手包办一个版。有题材的时候,其实做得还可以,但题材一旦做到差不多了,就很吃力了。后来我们负责这一块的三个记者中,最主力的哥们跑去做经营、另一姐们换部门了,于是就剩我撑了一段时间,觉得越来越吃力。后来领导干脆把这给撤了,把我调到了跑动态的采访部门。
在采访部里,时政类的也做,社会类的也做。其实这有个好处,既能知道时政类的一些采写的运作,也能体验到跑社会新闻的一些新鲜刺激。不过到这个时候为止,我还是没什么新闻理想,基本上所做的,就是领导分派下来的任务,很少自己主动去挖新闻。
这个状态一直呆到了我准备离开茂名,虽然还是做回老本行,但是在临走的一段时间,却感觉心里面有股叫做新闻理想的东西燃起。实际上,我对新闻理想的认识应该也不算太深。在我的想法中,网上搜到的一句话基本可以概括一下:新闻记者不能仅仅是一个客观报道者,也不能只是掌握了采写编评技巧的‘技术工匠’,而应当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境界、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洞察力、新闻发现力和思想穿透力的人。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可以朝着学者型记者的方向发展。
不过,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在茂名时,一直心里批评舆论氛围不够,很多新闻不能放开去做。其实现在才觉得这并不是做不好新闻的借口。我到了新的地方,才发现这个地方的舆论氛围更差,原来在茂名还能做的一堆报道,在这里想都不用想。在这种夹鏠下,真想再做点有意思的新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有时候我在想,在我还能做点新闻的时候,没有什么新闻理想,当有点新闻理想时,却发现不给你做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啊。希望自己还能找到合理的出口,即使有天甚至都不再采访的部门,还能够为这点小小的理想,小小地奋斗一下。
2012-05-13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