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海云帆

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喜怒哀乐,一个词曲创作者的爱恨情仇,一个业余吉他手的酸甜苦辣,一个手机摄影师的春夏秋冬

办公室刚来了一个“安利”小子

今晚做版发出大样后拿回办公室看文字时发现一个小伙子在办公室里,这时邓艳也在,我以为是她的朋友之类。我又回版房继续做版。没想到后来邓艳跑过来问我说那个人是不是我朋友?我在诧异:这不是你的朋友吗?那他是谁啊?

后来邓艳跟他干涉了一下,才知道原来[separator]他是做“安利”的,准备去珠海“听课”,但没有钱做路费和住宿费,于是便跑来了报社找人“借钱”。寒了,这世界果然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估且不知他是不是真的(我觉得是真的,如果用想去听课而来“骗钱”的话,成功率肯定太低了),他能走出这一步,我承认和肯定了他的勇气,确实厉害,反正我做不到。

后来我跟他聊了一下,我先要说明的是,我对“安利”并不是很懂,但我的直觉就是这小子被“安利”洗脑很深。一个人在说自己怎样怎样有多大抱负时,我觉得比较幼稚,这人肯定是没吃过什么苦头的人。相信这小子就是这样子的人,在“安利”的“课”上,他肯定被成功地灌输了进入“安利”后如何如何能快速成功之类。就我所知道的,如果“安利”真这么好的话我认识中的人没有一个是干这一个的。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有二,一就是做“安利”不可能成功,二就是要成功付出的代价太大。要不谁都不是傻子,有这么好的路会没人走?

目前为止,我还是把“安利”的印象定位于传销的,即使换个词换个形式内容估计也不会变。一个年轻人,要起步,把事情做成功,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做人。“安利”小子在这点上我赞同邓艳的看法,这小子一进来就不懂得尊敬人,不会与别人沟通打交道。等到邓艳再去说他了他才反应,这给人家的印象肯定是不好的了。而且,他是这样想的“我找个只有一个人的办公室,然后再开口跟他借钱”,这样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骗子,不知是不是真的骗子。

这小子见我聊得多,而且肯定了他的勇气,另外我跟他说要学会去怀疑各种事情,不要听信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小子略有所思,不过见我这么“和气”,他还是开口向我“借钱”。老大,我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二百块对我而言不是什么大数却也是一笔资金了,起码是我半个月的生活费了。他信誓旦旦地说会还,我不是不相信他,而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年轻人而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弄到钱还更重要。如果对我而言,两百块就像我现在的二块钱一样,我也许就掏了,我会当它是考验这社会一个年轻人的信用度。但是对现在的我而言,我才不会去拿两百块去赌一个陌生人的信用呢?因为你是跟我“借”,而不是跟我“要”。

年轻人要获得成功,我觉得是急功近利不得的,别幻想天会掉下个馅饼来。谁不想成功,谁不想赚钱?但对我而言,这个是要靠机遇的。而且在机遇来临之前,我要先把自己装备好。通过这个小伙子我认识了一些事情,人,要成功,要脚踏实地、要认清形势、要有双清楚的眼睛,清醒的大脑、要学会做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有自己的能力……要有的东西太多了。

2007-8-10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